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探索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科技是国家的强盛之基。9月23日至24日,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举办。论坛搭建文化之桥、深化交流对话、推动人文合作,以文化文明的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科技是国家的强盛之基。9月23日至24日,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举办。论坛搭建文化之桥、深化交流对话、推动人文合作,以文化文明的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科幻里,人类随意跨越星系、在异星上生活,甚至建立帝国,那种自由穿梭的画面在无数影视作品中被呈现出来。但在现实世界中,人类别说冲出太阳系了,就连亲身去往火星目前都还是一种“叙事的召唤”。星际旅行对能量、时间、材料以及生命维持的要求,迄今,人类还没有本质性的突破
只见它准确识别油箱盖位置,熟练地打开盖板,插入油枪,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没有任何机械式的卡顿感。
当科幻场景从书页跳进现实,当前沿科技卸下“高冷”面纱,2025年全国科普月欢乐科学游园活动暨朝阳区科技文化嘉年华,将于9月19日正式启幕并持续至9月27日。这场集科创展示与科普体验于一体的盛会,把“未来生活体验卡”直接送到市民眼前,朝阳区科技文化嘉年华静待大家
整个项目其实是2024年立项,在优先级上,这部作品要胜过剧集作品《曼洛达达》第四季,具体的体现是在第四季剧本已经制作完成的情况下,优先制作电影作品。
说未来人类要面对外星文明威胁,中国牵头搞“全球性综合防务体系”,里面有空天载机平台“鸾鸟”、智能无人战机“玄女”,甚至还有战术机甲“承影”。
9 月 19 日,2025 银河科幻大会在成都启幕,作为 2023 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后四川首场国际性科幻活动,这场以 “未来之前,畅享未来” 为主题的盛会,刚开场就因一个特殊的 “追星名场面” 刷爆全网 —— 星动纪元超拟人服务机器人星动 Q5,化身 “机器人
当长春航空展的观众站在“南天门计划”的概念模型前,盯着那些标注着“空天战机”“战术机甲”的设计图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被称为“航空主题科幻IP”的项目,已经悄悄写下了50万字的文本。50万字,不是网络小说的天马行空,而是一套关于“全球性综合战略防御体系”的
2019年南天门计划”首次曝光在长春航展,凭借“鸾鸟”“玄女”“承影”这些酷炫的名字和宏大设定,迅速点燃了无数军迷的想象。
近日,中国科幻界两大顶级奖项——第三十六届银河奖和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于成都相继揭晓。晋中信息学院太古科幻学院院长张冉作品《止水》,荣获银河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和星云奖“短篇小说金奖”,成为2025年中国科幻双奖典礼上最受瞩目的作品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压力也随之加大。为了解决这一挑战,一些大科技公司的领军人物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将数据中心迁移至太空。这一提议不仅在科技界引发了广泛讨论,也激起了政策制定者和公众的关注。
王晋康,中国科幻银河奖终身成就奖与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的代表作品《亚当回归》《生命之歌》《七重外壳》等兼具工科的严谨与人文的深度,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与人性交织的窗口。2024年,《水星播种》入围雨果奖最佳长中篇小说,成为继刘慈欣《三体》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科幻,设定在一个人类面临外星威胁的未来世界,主角是我国主导的“全球综合防务体系”,里面有各种让人热血沸腾的装备,比如“鸾鸟”空天母舰、智能无人战机“玄女”、战术机甲“承影”……这些名字一听就很燃。
2025浦江创新论坛正在上海举行。文汇报记者在科技成果展区捕捉到一款“黑科技”眼镜——由上海AR眼镜企业XREAL推出的XREAL One Pro。它内置自研X1芯片,支持悬停、云台双模式,即便置身场外,也能沉浸式收看论坛的3D直播。画面可在2-10米间随意“
由刘璋牧执导,白敬亭、文咏珊、宋洋等主演的科幻悬疑剧《不眠日》正在东方卫视热播。该剧凭借创新的“有限时间循环”设定与高智商犯罪刑侦剧情,吸引了大量观众关注和讨论。
国际科学界近期再起波澜。2025年9月,麻省理工学院与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联合提出的“中微子激光器”设想,在全球物理学界引发巨大关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数据,过去十年间,全球基础科学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近7%,其中粒子物理相关项目数量显著提升。短短一句话,
而如今,第二届北纬30°科幻电影周正以“太空科幻”这一硬核命题为焦点,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作实验。
9月20日,备受瞩目的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在成都科幻馆雨果厅举办,现场揭晓了多项重量级奖项,杨晚晴的《金桃》、潘海天的《啊,火星》、张冉的《止水》分获2024年度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金奖,科幻作家“碳基处理器”获2022-2024年度新星金奖
20日上午,“2025科幻星云嘉年华暨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在成都科幻馆开幕。刘慈欣等重磅科幻界大咖齐聚成都郫都,围绕科幻电影的历史传承与AI技术变革展开深度对话。
作品凭借脑洞大开的剧情以及以假乱真的特效,征服了来自全世界的影迷,作品在IMDB上评分达到7.3分、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7分。